2015年3月27日星期五

岂能因有功而无视过

星洲日报2015.03.28

岂能因有功而无视过
黄佩玲

    这几天,李光耀这个名字覆天盖地允斥着每个人的感官。除去不阅报、不上网、不看电视新闻,不跟左邻右舍聊天的人,大概无人不晓这国际知名的新加坡开国总理甫逝世,享年91岁。

    媒体大肆报道,网民热络讨论,关于李光耀的丰功伟绩,这里实在不需多讲,随便上网搜寻或翻开报章就足以满足你的求知欲与好奇心,平民百姓在社交媒体上对李光耀的众多热议,反而令我更感兴趣,从中探得些许端倪,实在是令人陷入深思。

    有个朋友在北马完成中学教育后,越堤到新加坡念书。毕业后在当地工作了一两年,飞到英国深造并顺利考获学士学位。随后“返”新,她换了份薪资更高的工作。年纪轻轻还未满30岁,月薪已是马币5位数,今年结婚,明年准备在新加坡买房、生小孩,然后“做”新加坡人。

    当年在邻国泪眼汪汪说想家想回国的小女孩,一向政治冷感。尽管505大选为履行国民义务而特地返国投票,但随着她罕见地第一时间在李光耀逝世后于社交媒体上发文,致上深切哀悼与无限敬仰,我在想:来届大选,她还会再回来吗?

    另一对40余岁夫妻,婚后迁到新加坡生活,拥有一对精灵乖巧的儿女。这几年,回国次数变少,也在几番挣扎后决定入籍新加坡。从李光耀病危启到逝世,面书头像变黑,上载的帖文全是与李光耀有关的新闻,字里行间是无尽的感激与尊重,也夹杂了些对大马领袖的微言与斥责。而稚龄孩子们,也表达了他们似懂非懂的哀伤。

    盖棺了,一切就算是到此结束;若争议过多的功与过,是否也算是对逝者的一种不尊敬?我只觉得,历史没有如果,而历史也仅有真相。真相这件事,应是经得起质疑、评价与考研的。

    来不及参与独立半世纪国庆,但,李光耀毫无疑问是名流千古,能将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弹丸小国,不出一甲子时光就发展成全球人均GDP第4的先进国。然,大家在歌颂的不外是经济强国的效率与成就,仅有少数人对其铁腕治政、排除异己、压制民主的唯我独尊治国模式也带斥责与批判。对于政党轮替、政治开放、言论及媒体自由是民主的指标,李光耀却从不当一回事。对他而言,他不信一个国家需存在不同的意见和言论,才能取得成功。

    我曾感动于李光耀那一句“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”,并认同他对待及辅助较弱势马来族群的政策,但对今时今日“李光耀式独裁下的新加坡”感到唏嘘不已。民主自由是普世价值,而这个社会需要更大的空间让每个人都可以发挥所长、百花齐放,而非因害怕犯规而噤若寒蝉。我们要的应是了解善恶对错而做应该做的事,而非忌讳惩罚、怕输而唯唯诺诺、失却独立思考并仅随鸡起舞。若连树的生长范围与形态都要加以强硬修正至所谓规范的话,这棵树以及这座森林最终会长成什么模样?

    毫无疑问,这名伟人有功,但这绝对是作为一名国家领导人原本就应尽的本分,而且,功过有别,岂能因有功而无视过呢?历史的存在,也是让我们有机会自我检视;强权而单一的统治,绝对不符这个时代的需求。

    回看大马,今年即将迎来第58个独立日,除了在网络上人身攻击那些批判李光耀的人外,你们(我们)其实在干什么?

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